目前分類:讀簡隨想 (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陣子看了許多小說傳記,其中有一些也還不錯,然而卻因為懶人病再度發作,還有波比剛剛離開我們去天國的緣故,一直沒有想要上來聊聊的欲望。直到我看完了「戰爭畫師」,才很想說一下自己對阿圖洛‧貝雷茲‧雷維特這個人的看法。

阿圖洛‧貝雷茲‧雷維特,前半生是西班牙有名的戰地記者,因為他對文學的興趣,空閒中寫了幾部小說投稿,反應居然不惡,便投入更多心力從事寫作,成為專職作家。經過十餘年的努力,這位半路出家的新聞前輩,居然成了西班牙最著名的暢銷小說作者,贏得了西班牙「國民作家」的美名。

不過說實在話,我當初買這兩本小說的時候,壓根不知道這位雷維特老兄是何許人也,甚至不知道這兩本書是同一個人寫的,只是看介紹好像題材蠻吸引我的,於是就順手買了下來。

順序上,「戰爭畫師」是今年二月書展時買的,只是因為一口氣買了幾十本漫畫與將近二十本小說傳記,所以遲遲沒有時間翻閱。倒是二月底在新竹誠品書店買的「大仲馬俱樂部」,由於是後買的書,堆在比較上面,反倒先讓我拿起來看完。

理論上而言,向來喜歡神秘搞怪情節的我,應該會比較喜歡「大仲馬俱樂部」,而當看到引文,發覺這本書居然就是羅曼波藍斯基執導,由我向來蠻欣賞的怪咖演員強尼戴普主演的「鬼上門」(另譯:第九封印)原著時,更讓我興致勃勃,想要看看當年覺得不怎麼樣的電影,在原著中究竟有如何精彩的表現?

遺憾的是,看完之後,我發覺「大仲馬俱樂部」,還真的非常符合「國民作家」的描述,故事情節刻意安排得很離奇,各種愛情、詭譎、神秘、論述、香豔、火爆的商業元素都有,但卻完全缺乏核心的價值與深刻的筆觸,使得整本書就完全像是一本寫得很博學、很繁瑣的奇情故事書,與真正的文學作品還有段明顯的差距。

或許有人會認為我這樣的批評太刻薄,可是老實講,當翻完這本書的最後一頁之際,我還真的有一種上當的感覺,發覺就算是作者本人,似乎也搞不太清楚自己究竟想要表達些什麼?單就我個人的觀感而言,這本書的水準甚至還不如之前看過的另一本書「哥倫布之墓」。該書儘管作者比雷維特老兄還要噁爛,卻至少簡單明瞭、交代清晰,即令兒戲也兒戲得條理分明。比之「大仲馬俱樂部」的故弄玄虛,恐怕還高上個一籌半籌。

就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當我知道「戰爭畫師」也是雷維特老兄的大作之後,居然有點提不起勇氣欣賞,直到看完了「到葉門釣鮭魚」(另一本讓我充滿期待,最後卻有點小失望的作品,但比前述兩本強得多了),才勉強自己拿起「戰爭畫師」細看。

這一翻不得了,這本書的震撼,居然讓我久久不能平息。雷維特老兄賣弄知識、瑣碎反覆的筆法依舊不變,故事的設定雖然不錯,但也不能說是多麼出人意表,可是,只因為這本書描繪的是人性、在戰爭悲劇、在現實世界中的可悲人性,也因為雷維特老兄多年戰地記者的經歷,使得這部照理來說應該不見得比「大仲馬俱樂部」高明多少的小說,卻完完全全抵達了另一個境界,他不再是一本娛樂消閒用的故事書,而是一部探索人類本質的文學傑作!

故事情節在這部書中,其實根本不太重要,那些只是為了鋪陳的點綴,重點是在主角不斷的回憶,他與女友在戰爭中的互動,自己面對殘暴行為的反應,以及其他人們在戰爭中所展現的輕蔑、兇狠、哀淒、詫異…,這與其說是一本小說,不如說是雷維特老兄對自己戰地記者生涯的反省與反芻,他一遍又一遍地咀嚼自己的人生,想要明白為何「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到最後卻赫然發現,自己其實也正是構成那兇殘冷酷的一個環節…。

不用多說,這是我強烈推薦的一本書,你可以不知道雷維特是誰,但是你一定要看看「戰爭畫師」,他會告訴你:其實還有無數你不想不願不去接受的面相,而那,才是人類無法迴避也難以否認的真實面貌。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光迴旋」與「時間軸」,是羅伯特‧查爾斯‧威爾森老兄(他到底搞了幾個祖先在身上啊?)近年來轟動科幻界的大作,但實際上我看過之後,卻完全沒有看完一本科幻小說的感覺,反而看到兩部充滿哀愁與無奈的文學作品。

利用災難性的超時空環境,去鋪陳波瀾壯闊的故事,向來是這位名字囉唆老兄的拿手好戲,「時光迴旋」敘述地球突然間被所謂的「假想智慧生物」,用「時間透析膜」包裹,使得地球上過了一年,整個宇宙卻要度過一億年!在這種令人困惑的情況下,領導階層與科學家們,努力運用各種方法,包括移民火星等等,想要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而廣大的平民百姓,卻只能在世界末日的陰影中,掙扎著過好自己的生活,或是搜尋人類生命的真正意義。

然而,至少在前兩部中(此系列還有第三部作品),囉唆老兄的意見和我相當一致,那就是人類生命根本沒啥意義,也不應該有多偉大的意義,與無垠的遼闊空間還有永恆的時間相較,整個人類的存在與否,對這個宇宙實在不值一提,那麼個人的榮辱得失,也就更加不在話下了。

可惜,我們只是人,所以只能關注我們所能接觸、所能想像的世界;於是,在這兩部小說中,囉唆老兄安排的主角與故事情節,幾乎都充滿了無奈。他們或許有特殊的才能,或者只是普通不過的平凡人,但在時空的巨大洪流與未知生命的神秘力量之下,都顯得隨波逐流、脆弱不堪,僅能在命運與外力的擺佈下艱難求生,試圖為自己理出一個頭緒來~遺憾的是,就連這麼一點卑微的渴望,也往往是徒勞無功,轉瞬間就淹沒在稍縱即逝的時光之中。

也許有人覺得,那是因為故事情節安排得過份離奇,才會出現這種現象,但實際上,我們人生於世,不就正是如此嗎?我們根本不明白所有的一切,花了千百年的時間努力想要搞懂,然而直到人類科學理論已經進入宇宙起源的微觀量子世界,多數人仍舊渾渾噩噩,或是必須尋求宗教上的慰藉才能釋懷,這不正是生而為人的一種悲哀嗎?

我一直以為,人的需求其實很簡單,一句話就可以解決,那就是:「為所欲為」。或許有人會說,他的慾望沒有那麼大,他並不需求什麼,甚至不斷在克制自己的慾望,以求達成某種想像中設定的境界。但在我看來,那依舊還是「為所欲為」,而更多人之所以不求某些東西,只是因為他剛好沒有興趣,或是有自知之明,知道幻想那些需求是庸人自擾罷了。偏偏就是這麼簡單的四個字,從有生物以來,雖然不能說每個生命都「抱憾而終」(很多生命也許根本沒有這類思考的能力,而某些生命或者以為他自己已經擁有夠多了),但實際上我們可以發現,每個生命過程都充滿妥協、都充滿無奈,即使是耶穌或是佛陀,當他們在世之際,也看不出他們能夠擺脫這種無奈的糾纏。

所以,「時間迴旋」與「時間軸」,其實是以科幻背景包裝的人性文學,這也是他為什麼能夠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相較之下,倪匡老大的東東,就只是一堆奇想結合的商業故事)不過,我以為「時間軸」固然單獨來看,也是一本動人的作品,但有了「時間迴旋」這串珠玉在前,相較之下確實黯然不少。而且「時間迴旋」本身已經有非常完整的結構,如果本系列就此終結,反倒會給人餘韻不盡的想像空間。續集「時間軸」,當然稱不上狗尾續貂或畫蛇添足(「時間軸」並不像某些人說得那樣差,還是頗有可看性的),但如果純以文學角度而言,似乎有一本也就非常足夠了。

話說回來,時間系列還有第三部作品,如果你問我想不想繼續看下去,我會告訴你:「我真的非常期待。」

PS:上次本來有預告說要報告一下傑佛瑞‧迪佛老兄的大作「惡魔的淚珠」的讀後感,我確實看完了,但由於緊接著就看了時間系列,所以就長話短說好了。這個筆跡鑑定師的系列,其實相當有可看性,劇情轉折也如同他老兄一貫的風格,安排得相當離奇,不過比前幾本我看過的好些,大致上蠻合理的。(當然,一些誇張的情節還是免不了)如果喜歡他老兄的作品,這本書相信一定不容錯過。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為了法會的事情人仰馬翻,幾乎所有東東全部停擺,不僅部落格兩個月沒有上來維護,就連早在兩個月前就買好的一堆書,也丟在餐桌上沒看,一直在這幾天才開始有空翻出來閱讀。

由於我一直對歷史性的東西很有興趣,所以理所當然地選擇了「聖殿騎士遺產」,作為重新出發的開始,花了三天看完後,又連花兩天時間將「最後理論」也閱讀完畢。結果這大概是我近年來讀書最怪異的感受,我居然看到想要吐了!

「聖殿騎士遺產」是一部以西方基督教歷史中膾炙人口的「聖殿騎士團」為基礎,發展出的現代偵探冒險奇情小說。故事說聖殿騎士團自從被法王腓力四世誣陷整肅後,表面上銷聲匿跡,實際上卻仍暗中延續,並且期望找回所謂的「天機」,藉此復興聖殿騎士團。而這所謂的「天機」究竟是啥呢?原來除了大批珍貴寶藏外,最重要的就是耶穌基督的遺骨,以及聖彼得對耶穌並未復活的證詞。

說真的啦,以世界上信宗教的人多半不理性的態度,每個宗教的經典都是錯誤唬爛百出,大家還不是深信不疑,就算真的弄到耶穌的骨頭與聖彼得的證詞,證實了耶穌並未復活,又能改變些什麼呢?(釋迦牟尼的佛骨到處都是,大家都知道他老兄早在兩千六百多年前就死翹翹了,信佛教的人還不是一拖拉庫)何況,事隔兩千年,到底要怎麼證實骨頭是耶穌老兄的?證詞又不是其他好事者偽造的?恐怕就是一個難上加難的問題。君不見所有迷信者一旦遇見自己無法掰得通的Bug,就馬上會用「不能用字面,要用信仰去看待」這種爛招解決一切。所以想要靠這種方法博取新聞版面可能不壞,但要說到啥「復興」聖殿騎士團,根本就是痴人說夢的傻話,還不如那些埋藏多年的金銀財寶來得實惠。可本書偏偏就是建立在「傻瓜復興法」的主軸上,所以從頭到尾就給人不切實際的感覺,而在密碼與橋段安排上又沒有多大的特別之處(幾乎全集中在雷恩城堡的故事,感覺好像一直翻來覆去,沒有多大進展),所以看完之後,頗有看了一本「呆瓜版達文西密碼」的感覺。

接下來的「最後理論」,一開始描寫得相當不壞,從愛因斯坦「統一場論」著手的幻想,也對我這種淺薄物理門外漢頗有吸引力,眼見似乎是一本將要受到我好評的小說。

沒想到,才看到中間,我就發覺越來越不對勁;作者對諸如弦論、各種場論的介紹、比喻,還有一些物理概念的解釋,雖然都顯示出他個人擁有不錯的程度,但難免總給人一種吊書包的感受,相信假使是對理論物理學完全沒有接觸的人,應該根本一頭霧水,不知他老兄在變什麼蚊子(老實說,有些地方我也看得不是很懂)。更糟糕的是,此公把殺手與主角都描寫得異常睿智厲害,美國政府卻上至高官、下至幹員與軍方,幾乎全數是蠻幹的蠢才,也未免太誇張了些,讓人看得不禁搖頭。

中段以後,他老兄還真是殺得性起,除了主角每次都可以僥倖逃過一劫外,美國政府的呆瓜軍警與探員,簡直就像一缸子活動標靶,完全是被打好玩的,而他老兄又過早揭露「統一場論」本身隱藏了可怕的武器發展理論,以致當理論真相曝光後,也沒給人多刺激的感覺,反倒開始懷疑他老兄認為以現階段科技,就可以輕鬆設定掌握這種技術,是不是樂觀得太過頭了些?人類可以自由設定微中子束突破與返回同一宇宙空間的座標?真有這麼神奇,那現在的科技早就不是今天這個樣子啦!

不過這些還都不是最糟糕的,最讓我受不了的是,這本書的所有結構與安排又和「聖殿騎士遺產」大同小異,也就是說,又是一本和「達文西密碼」相同走向的小說!天啊!現在到底是要不要緊啊?幹嘛每一本書都跟風跟成這樣?很久以前看「天使與魔鬼」,就已經讓我覺得丹˙布朗這傢伙老鳥變不出新把戲,現在大家還都抄得這麼凶,而這些奇怪的書評家卻每本都推薦叫好,這到底是在幹啥啊?真的要這樣搞,我看我也來寫一部「燒餅歌密碼」或是「明惠帝的遺產」OR「張衡版最後理論」好了。

如果不是風格上這麼明顯的跟風,我會說這兩部小說還算中上之作,但由於我看完後真的快要吐了,所以儘管並不是非常爛,但我也實在不能推薦這兩本書。還是趕快看看傑佛瑞˙迪佛老兄的作品,看看他是不是又要讓我再失望一次好了。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部小說看完已經超過兩個星期,但由於最近參加「把妹應援團」,幾乎每隔一天都要陪朋友去喝酒,公司事情又多,所以一直拖到現在,才有機會談一下我對這本書的觀感。

我不知道「海堂尊」這位作者對手塚治蟲先生的觀感如何?但看完巴提斯塔的榮光後,我覺得這簡直是完全「手塚治蟲」式的創作方法,通篇充滿無厘頭式的搞笑、誇張且不合情理的邏輯與人物、完全漫畫偶像式的描寫,以及最重要的,標準日本式的神話比擬風格。使得這本書閱讀起來非常輕鬆,幾乎就好像在閱讀一本「怪醫黑傑克」一樣,讓人發出會心的微笑。

故事圍繞在以巴提斯塔手術聞名,創下連續26例成功的超級醫療團隊「巴提斯塔的榮光」,卻忽然連續發生「術死」,以致團隊領袖與醫院院長委託一位「混仙」級醫師著手調查,從而揭開整個團隊不為人知的驚人內幕。作者將團隊中的每個傢伙都描述成特立獨行的怪咖,特別是主刀醫師眼睛不靈光卻仍然能運刀如神,根本就是完全漫畫式的造神!至於在懸疑推理部分,其實主要是作者很巧妙地掌握了氣氛與搞笑的交會,引導著讀者的思緒轉移,否則就事實上來說,只要很單純地驗屍,就完全可以破解此案,所以根本算不上是一部優秀的推理小說。

據說「海堂尊」本人就是醫生,所以就和手塚治蟲一樣,對醫療的程序瞭解在一般人之上,也可以運用諸多名詞來唬人。不過可惜的是,就好像當年手塚治蟲的「怪醫黑傑克」,被正統醫學界批評得體無完膚一樣,「海堂尊」將幻想與醫療結合,實際上也是鬼扯居多。隨便說一個例子就好,那就是這種正式名稱叫做「左心室容積縮小術」的巴提斯塔手術,其實並沒有那麼神奇,世界各地都有人在做,而亞洲第一個成功的例子,還是台灣的榮總!

當然,小說終歸是小說,無須太過深究其中誇大與不符事實的地方,以一本通俗小說來看,「巴提斯塔的榮光」顯然兼具了易讀性、娛樂性與基本的懸疑性,推理性雖然稍弱,但至少不會明顯地不合理。我覺得這部小說的成就,大概與「怪醫黑傑克」的部分中級水準篇章相當,稍遜於幾篇手塚治蟲的顛峰之作(主要差異是在內涵意義上)。

不過,我更想討論的一個問題就是,日本近代的小說創造,已經跳脫了大正與昭和時期在純樸中力求表達意境與文字之美的精神,開始越來越走偏峰,習慣用誇張的筆調、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態度,以及過於造神美化卻欠缺實質精神的東東來譁眾取寵!讓我覺得這個民族似乎越來越注重表象的鮮麗與美感,卻忘卻了小說與任何文學作品,其真正存在的意義並非創造虛幻的美,而是在牽引人類性靈的感觸!

「巴提斯塔的榮光」能夠獲得大獎,似乎更為這種時代趨向下了註腳;究竟這是無法遏止的時代通俗化巨輪?還是單純僅是我個人的食古不化?恐怕也只有見仁見智,留待無數後人評價了。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晚上終於把上下兩冊的「夜班經理」看完(剛剛赫然發現,夜班經理有另外一個單冊版,價錢較低,封面還比較漂亮,真是上當啦!),忽然間發覺,這次的書中主角,在很多地方都和007非常接近,簡直可以說是憂鬱帶衰版的007!

聽到我這樣說,可能有人會疑惑,我將「夜班經理」主角強納森比擬詹姆斯‧龐德這位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電影間諜人物,不知究竟是推崇還是貶抑?老實說,我這樣聯想的原因其實完全沒有褒貶,單純只是因為強納森和007一樣,從頭到尾都在把妹,甚至詹姆斯老兄往往是因為任務需求才把妹,而強納森這傢伙卻是每到一處必把一妹,而且就算是在最危險的時刻,仍然堅持任務擺第二、把妹最重要!你說,這要叫我怎能不想起007啊?

約翰˙勒卡雷的作品我看過五本,分別是已經拍攝成電影的「永遠的園丁」、「冷戰碟魂」,還有死賣力VS卡拉三部曲(好啦~應該翻成史邁利才對,可是如果按照他老兄的性格意譯,我強烈認為應該翻成死賣力才對)。約翰老兄的文筆細膩、結構完整嚴謹,而且由於他自己本身就曾經是英國情報人員,所以描述起情報界(特別是英國)之間的勾心鬥角,彼此利用看似平淡的言詞激烈交鋒的場面,真是前無古人,堪稱當代最成功的間諜小說,我以為在間諜小說的細膩與刻畫入微上,能夠勝過約翰老大的傢伙應該到現在還沒出世呢!

對我來說,約翰老大的作品特色,除了間諜情報方面的專業外,更重要的是,他筆下的主角(至少我看過這六部都是如此),幾乎清一色具有深沈內斂的特質,整部小說的鋪陳也給人強烈的陰鬱凝重感,某些段落儘管內容並不特別激昂,卻會讓閱者看得喘不過氣來!對情緒的操控掌握相當具有獨到的功力。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每次看約翰老大的書,總會覺得他好像在描寫自己性格中的某一部份,而這部「夜班經理」,正是我認為最像約翰‧勒卡雷想像中的自己,卻也是我看過六部小說中寫得最差的一部。

故事主角強納森幼年幾乎等同孤兒,參加軍校後,輾轉被吸收成為半調子的英國情報員,這和約翰老大自身年輕時的經歷相當接近;強納森的正式身份,原本是埃及一間豪華旅館的夜班經理,卻因為遇上走私販老大情婦蘇菲夫人,親眼目睹她被凌虐殺害的慘狀,激起了他的義憤,決心拋棄一切改變身份,成為臥底設法擣破「世界頭號惡棍」軍火買賣大王的集團。

可惜的是,這個原本不錯的題材,卻被約翰老大對自身的過多幻想給整個弄砸了!強納森連續到好幾處地方改變身份、「漂黑」取信軍火集團的過程,根本就是個大笑話!有那個白癡歹徒會相信一個繞了大半個地球卻「碰巧」救了自己兒子,而且之前還略有認識的通緝犯?而且就算不疑有他要報恩,不會給一筆錢就了事?不會謝謝一聲就算了?一定要將他提昇為自己的親信,讓他加入自己的犯罪集團嗎?這到底是哪一國的高明邏輯啊?

而強納森老兄放著正經的間諜不幹,老是對人家的小老婆神魂顛倒,甚至沒事就主動曝光自己的身份,將整個情報工作的安危繫於一個幾近白癡的女子手中,這樣的人居然會被英國情報局主管評為:「我今生見過最優秀的間諜?」,他如果說強納森是他今生見過「最愛把妹的間諜」,那才是最恰當的評語啊!

說實在的,如果抽掉強納森荒腔走板的愛情與幻想,這本書對於英國情報界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的情節,還是描寫得相當精采,道出了很多情報人員的無奈,如果約翰老大將強納森設定得「正常」一點,不要老是把妹,那這本書還是頗有可觀。偏偏約翰老大就是將「夜班經理」這部書寫成了這種怪模怪樣的東東,那我只能猜測,約翰老大可能是屬於那種「色鱉」類型,一直期望自己是風流倜儻、人見人愛的超級情報員,可是在現實生活中苦無機會實踐,只好藉著強納森這個角色來發洩一下。至於事實是否真是如此?可能也只有請更瞭解他老大的高手行家指教一番了。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星期雖然白天東忙西忙、忙到茫茫然,但拜第四台被剪掉與只出門喝了一天酒所賜,晚上幾乎都在家中看書,所以一口氣連看了三本類型各部相同的作品,那就是美國偵探小說名家傑佛瑞˙迪佛的「野獸花園」,法國「不可能犯罪」大師保羅‧霍克的「第四扇門」,以及暢銷書「群」的作者,德國創意小說家法蘭克‧薛慶的類科普作品「海」。

「野獸花園」是我看的第一本書,為什麼會先選擇它?主要是因為傑佛瑞老兄 之前有兩本「妖術師」與「石猴子」,都讓我有點小失望,但我對他老兄仍有一定的信心,所以就想先從這本書中,找回以往對傑佛瑞作品的熱情。

和我之前看過三本以林肯‧萊姆為主角的神探系列不同,這本書將時代拉到了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夕,描述一位美國黑幫職業殺手,被迫遠赴納粹統治下的德國,謀殺一位負責重振德國軍事力量關鍵人物(很奇妙的,此人並非希特勒)的故事。

由於融合了黑幫、殺手、政治角力、軍事與歷史等元素,又用上傑佛瑞老兄最擅長的偵探技巧,說實話一開始我還看得相當入迷,對其中一些有點不太合理的安排也可以視而不見。可惜,從中段以後,我的熱情逐漸冷卻,看到結局更是令我再度失望………這又是一本對我而言不太成功的作品。

本書當年發行時,歐美一片好評,更獲得不少獎項,許多人認為這是傑佛瑞老兄又一部重量級大作,為啥卻會換來我如此的評價呢?倒不是我刻意想要標新立異,而是整部書到中段之時,我就忽然醒悟:「原來傑佛瑞老兄對那個時代德國的瞭解,全是臨時抱佛腳K出來的,並沒有深刻的認識。」正因如此,本書中一些看似精彩的橋段,只要設想一下當時德國的狀況,就難免令人有兒戲的感覺。而為了隱藏這些兒戲,傑佛瑞老兄想當然爾地用更兒戲的手法去遮蔽,最後就是令人啼笑皆非,油然生起:「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這段至理名言。

如果一定要比較,我認為本書的水準還在「妖術師」之下,僅比「石猴子」好上一點,看來傑佛瑞老兄還是專心他在紐約曼哈頓的事業,不要隨便到處亂跑,這樣可是很容易出問題的呢~

至於「第四扇門」這部書,非常有古典偵探小說的味道,很明顯可以看出「謀殺天后」克莉絲蒂的影子;據說保羅老兄最崇拜的人是美國「密室之王」約翰‧迪克森‧卡爾,可惜我完全沒看過這位卡爾老兄的東東,所以不知道兩者之間的差異究竟如何?

不過,我非得要抱怨一下的,就是保羅老兄你什麼不好學,偏偏要去學克莉絲蒂老姐最令人噁爛的「維多利亞式愛情描述法」(不必查字典了,這是我自己發明的,我實在受不了克莉絲蒂那種王八看綠豆、戀愛必呆瓜的愛情鋪陳技法),還拿來當作開場,害我一開始就有點看不下去!要不是那天剛好睡不著,又覺得本書僅有薄薄的一本,這麼不捧場好像有點不應該,否則我寧願去跟周公大戰三百回合,也不想再翻下去啦~

好在,除了用詞有點陳腐、描寫技法稍嫌老套外,故事內容與劇情發展,還是有不錯的懸疑性;解釋雖然多少有點勉強,但還不算太離譜,至少還在晚年的克莉絲蒂之上。整體來說,這是一部中上水準的偵探小品,更特別在它還是台灣人少見的法國偵探作品(雖然此公手法明顯抄英偷美,又喜歡以英國當場景),那麼身在台灣的偵探迷,可就一定得找個機會拜讀他一下啦~

最後的「海」,花了我整整四個晚上的時間才看完,卻是我覺得收穫最多、也最精彩的一本書。

法蘭克老兄上一部轟動大作「群」,儘管我還是對其中某些情節稍有不滿,但也認為是一本創造力、深刻度與教育性都非常傑出的小說。而「海」雖然是法蘭克將「群」創作過程中所收集到的知識重新整理的「續貂類」作品,但卻絕對不是騙錢的狗尾巴!因為法蘭克儘管不是科學家,卻能用生動幽默,還帶點文學與故事的筆法,將偌大一部地質與海洋史輕輕鬆鬆地說完,這真是了不起的成就!至少我就不認為自己在十年之內能夠辦到這件事,絕對值得我起立致敬!

對地球與海洋,還有人類與自然環境關係有興趣的朋友,這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一本書!我甚至認為,從高中到大學這個階段,只要還自認有看書興趣的傢伙們,都應該找時間好好看一下。這本書中所引述的很多學說,都還不是定論,甚至整本書所要傳達的觀點,在我看來也未必絕對正確,但重點是一邊翻閱,閱書者必須用心思考:「這個說法究竟對在哪裡?又錯在哪裡?」如此一來,即便你完全不贊同作者的意見,至少對你構築自己心中的想法,會有一定的幫助。

對我來說,一些枝微末節不談,我與法蘭克老兄最大的歧異點,在於他認為人類趕緊從環保與不再濫用資源上下手,或許還有機會。可我卻認為,今天地球環境之所以惡化成如此(所謂惡化,當然只是對人類自己,以及其他被帶衰的生物而言),人口爆炸才是最關鍵的因素,如果不遏止,甚至減少人口,那麼環境惡化就永遠只會加速,任何環保方式,不過是讓加速的幅度稍微慢上那麼一點而已。

今天世界各先進國家,心裡真正怎麼想,當然是沒人知道,可是表面上卻無一不倡導環保,也頒佈了許多措施要求民眾實施。姑且不論這些措施的成效如何,光是各先進國家因為害怕人口減少帶來的問題,所以不斷鼓勵生育,就已經把一切環保的努力完全抵銷~

工業革命前,人口成長相當緩慢,兩千年前的羅馬帝國時期,總人口估計就差不多有一億,與此同時在東方的西漢帝國,人口也將近這個數字。可一直到工業革命之前,也就是將近兩千年後,舊羅馬帝國所轄區域的人口,居然多不了幾千萬!東方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就算只是這樣,這兩千年已經造成許多物種在這些地區絕跡,百分之九十以上森林被農田取而代之的劇烈改變!

而從二次世界大戰後短短六十年,光是中國一地,就從四億人增加至目前的十三億多(實際可能有十五億左右),這還是一胎化政策實施後的成果!就算人均污染仍舊比照兩千年前,顯而易見地總污染量也要是以往的十三倍以上!(誰告訴你古人生活的方式就不會危害環境,不會造成污染,不會讓全球暖化的?)更別提進入工業時代後,各種類型的污染快速增長,如果人口沒有辦法在短期內控制住,並且往整體負成長的方向走,做任何環保工作都是徒勞無功、毫無意義可言。

可是,落後國家雖然各種天災人禍不斷,拜醫藥進步與人道援助之賜,人口也一直呈現增長趨勢,開發中國家更是人口暴增,唯一人口負成長的先進國家,卻因為擔心人口負成長帶來經濟衰退、競爭力減弱、整體國力下降等因素,也不敢放任人口衰減。唯一採取積極控制人口手段的中國,卻因為道德問題成為先進國家攻擊的對象。這樣下去,世界人口恐怕真的在2050年前就要突破八十億;請問,有哪一種偉大的環保方法,可以抵銷這多出來二十億人在基本生活上所製造的污染與危害呢?

在目前這種恐怖平衡之中,世界要爆發大戰的可能性遙遙無期(核子戰爭大概也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好方法),那麼,我認為人類唯一可能的作法,就是傾全力加速各類科技(包括生物科技)的研發,要嘛研究出能讓地球在人類揮霍下依舊適合人們居住的方法,要嘛就是設法提高人類的生存能力,讓人類在環境惡劣下依舊能苟延殘喘,直到我們有機會找到另一個星球,抒解不斷增殖的過剩人口為止。

至於環保,當然我們犯不著刻意去污染環境,但是也不用過份期待,因為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消極作法,效果實在有限得很。

拉拉雜雜地說了一堆,當然只是我的一己之見,遠不如「海」這本書深邃而精彩;「這是你一定要看的一本書!」我再強調一次,就算你沒有看過「群」也一樣,因為我覺得「海」其實才是「群」的骨髓,備受推崇的「群」,實際上只是「海」的亮麗外衣罷了。

好了~我要趕著去看約翰˙勒卡雷分成上下兩冊的「夜班經理」,不知這位「間諜大師」又會帶給我什麼樣的感想,下次再向大家稟報囉~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聊了一下我對「飛燕驚龍記」的小小看法,今天接著談我最近看的另外一本有趣的書,也就是王吉林教授所寫的簡體版「君相之間」。

這本書主要是探討唐朝一代宰相制度的演變過程,兼且論及皇帝與宰相之間的關係,還有宰相本身優劣對政治與國家局面的重大影響。儘管這應該是偏向專業制度史的東東,但王吉林教授還是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唐代基本上仍舊是專制獨裁性的人治體系,當皇帝本身英明,如太宗、武則天時期,宰相只是皇帝的執行與諮商工具,假設皇帝本身資質平庸甚至昏聵,好比唐玄宗以及後世的德宗等,就完全依賴宰相的忠奸與能力,才能看這個時代是平安度過,還是亂成一團了。

雖然我覺得王吉林教授的文筆要比盧建榮教授好得多,可是我卻認為王教授的觀點卻未免太保守了一點,而且和實際發生的情況其實並不相符。為什麼呢?讓我逐一分析給大家聽聽看吧。

從李淵起兵到唐太宗玄武門兵變這段期間,實際統治者是唐高祖李淵,因為他個人重視關隴集團的發展,卻也不能忽略山東氏族與江南遺民這兩大勢力,所以他的用人其實是以關隴勳舊為主,其他兩大勢力為輔。也因為他本人的中庸性格,所以唐初雖然一切平順,對普羅大眾是休養生息,但無論在內政或是對外上,唐高祖的建樹都不能算多,特別對於兩個兒子間的鬥爭,高祖早已發現卻無能為力,到最後只得眼睜睜地讓出寶座。

唐太宗個性果敢且富冒險性,雖然乾綱獨斷,卻因為好名而能納諫,所以他能夠任用賢能,開創盛世,無論文治武功都頗有可觀;可惜卻也因為他好名又喜愛冒險,所以晚年親征高麗,實為貞觀一大敗筆。也因為好名而聽從大臣的諫言,沒有將懦弱平庸的李治從太子寶座上拉下來,最後釀成武氏之禍,幾乎讓李唐夭折。

高宗本人只有中下資質,身體又始終欠佳,朝政不久就操縱在武氏手中,儘管高宗幾次想要振作,都後繼無力兼優柔寡斷而功虧一簣。武則天精明強幹,對權力操縱高人一等,始終能夠維持兩派臣工間的恐怖平衡,所以雖然篡奪帝位,鬥爭卻僅在皇室與大臣間,百姓所受影響很小。

中宗與睿宗基本上等於傀儡,可以略過不談。玄宗年輕時衝動強悍,兩次發動政變登上大位,又因為好大喜功,所以初期頗敢用人,使得大唐盛世在文武兩方面達到顛峰!然而他的本性刻薄少恩又好逸惡勞,所以開元中後期就完全任憑宰相處置,對政事的參與可說與日俱減,最終盛極而衰,安史亂起便僅能抑鬱而終。

肅宗其實在很多方面和父親頗為相似,一樣是刻薄少恩又好大喜功型,只是命不夠長,所以比較沒有太大的影響可說;代宗則和高宗頗為類似,屬於庸懦平凡的資質。德宗則又回到玄宗一類,只是他所處的時代環境比玄宗險惡,聰明才智與機緣更不如玄宗,所以被藩鎮逼得手忙腳亂,最後也只能含恨而終。

接下來的皇帝除了憲宗還稍值一提外,其他都可以略過。憲宗本人其實很像太宗,只是和德宗一樣,生不逢時,而資質又不如前人,最後雖然一度中興,自己卻死得不明不白,唐朝自此也就奄奄一息,直到滅亡為止。

看出來了嗎?在唐朝的制度上,其實真正影響最大的並非宰相,而是皇帝本人,更妙的是,李唐皇室的遺傳基因超強,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也就是高祖型與太宗型。太宗型包括玄宗、肅宗、德宗、憲宗等,基本性格是好大喜功、冒險輕進,對權力慾的掌握很強,幾個皇帝間的差異主要是時代與聰明才智的差別,才造成不同的結果。而高祖型則包括高宗、中宗、睿宗、代宗與其他皇帝,基本性格則是平庸懦弱,優柔寡斷,雖然偶爾也想振作,但只要一遇到強大阻礙,就會滯足不前,糊里糊塗地過完一生。

由於唐朝的制度使然,所以有什麼樣的皇帝,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宰相,宰相其實只是皇帝意志的延伸,皇帝本人的性格特徵,還有他的性格與時代的融合與衝擊,才是造成歷史事件與全唐命運的真正原因!

這種性格命運決定論,當然還有很多討論空間,不過據我的觀察,明清兩代此種遺傳性格特徵也非常顯著,歡迎有興趣的讀者一起參與討論。

話說回來,「君相之間」的一些結論我認為值得商榷,但對李唐制度史有興趣的朋友,這應該是一本不能錯過的好書,光是他的註釋裡所引的一些參考書目,就讓我很想去找來翻閱看看,推薦給大家欣賞。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陣子東忙西忙,看書與聽音樂的時間都被壓縮了,唯一差堪告慰的,就是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將正攻讀歷史博士學位的表弟借我的兩本書:「飛燕驚龍記」與「君相之間」翻完,讓自己的面目稍微沒有那麼可憎一點。

「君相之間」這本書我將另文說明,這邊先來談談「飛燕驚龍記」這本書吧;這個和臥龍生早期武俠小說幾乎同名(飛燕驚龍,也就是赫赫有名的仙鶴神針,是臥龍生早年頗受推崇的武俠大作)的書,雖然開頭似乎有點用上故事體的筆法,可實際上卻很快就回歸歷史論述體,而且老實說,文體有點不文不白,加上作者彷彿刻意想要用現代的俚俗語法穿插,或許這更容易讓年輕人吸收瞭解,但對我來說,卻有點怪異,這是我第一個不滿的地方。

本書內容其實是講述唐代中期以後,河北割據藩鎮和大唐中央政府之間的不同觀點,描述以韓愈等人所代表的「文化工程師」集團,如何以天下一統的偏見,對河北藩鎮進行「統戰」工作。而也由於中國傳統上對「正統」的重視,導致河北觀點被人忽略了千餘年,直到盧建榮教授撰寫這本書,才讓部分河北觀點重見天日。

說實話,也許多數人不覺得,但我認為這個題材非常有趣,而我相信盧教授撰寫此書,除了如他所言為河北老鄉說幾句話外,也有影射台海兩岸局勢,將歷史與現實作對比深思的意味。可惜的是,由於河北藩鎮畢竟不是歷史記載主流,所以除了從一些史籍旁證反推外,盧教授的整個所謂河北觀點,幾乎完全是建立在近幾百年來出土的一些當地文臣武將的墓誌銘上。這些墓誌銘雖然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也因為它本身的特殊性質,導致它僅能做為參考,而不能當作河北觀點的範例。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時能夠請人寫墓誌銘的家庭,顯然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而在河北三鎮地區,這些有中上經濟能力的家族,幾乎都和當地的統治階層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也正因為他們處於河北三鎮那種高壓軍國統治制度之下,自己本身又可說是統治者的一部份,所以他們幾乎不可避免的一定會維護河北三鎮統治者的正當性,就算他們心中其實有不同的見解,也犯不著為了個死人的墓誌銘,而讓所有活著的家族陷入政治危機之中!所以墓誌銘怎麼寫,實際上根本不能表達死者或生者的真實意見。

而另外一個我覺得盧教授忽略的大問題,就是盧教授太習慣用現代人的觀點去解釋古人的行為與想法;河北三鎮誠然是安史之亂的延續,實際上幾乎就是大唐境內的敵國,直至唐亡乃至於五代十國,這個問題都一直存在,要等到北宋出現才獲得解決。但和五代十國各自稱王稱帝的情形不同,當時的河北三鎮野心其實並不很大,最多僅是想要將寶座傳之子孫,非但沒有稱帝的打算,多數諸侯實際上仍然認同大唐天子才是天下共主,只是想要將秦漢以來的中央集權,復辟成周朝的鬆散聯邦罷了。(這其中朱氏兄弟雖然算是例外,但實際上稱帝是形勢所迫,恐非他們的本意)

從「飛燕驚龍記」本身後半部的陳述也可以發現,雙方雖然時而敵對甚至爆發激戰,但多數時候互動交流仍然持續,人才遷徙也是普遍現象,河北三鎮不僅經常向中央挖角,甚至還不時「效順」勤王或參與大唐政府指派的任務,所以要說河北三鎮甚至其轄下臣民已經不認同大唐,無乃太過,頂多只能說他們對自身利益的認同超過對皇室的效忠罷啦!(其實誰又不是呢?

盧教授在為文中,似乎一直想要洗刷河北三鎮傳統上被視為化外蠻夷,兼且粗鄙無文的誣名,但我卻覺得,大唐中央的一些政治人物或文人墨客,站在大一統的立場,有機會當然要宣揚一下皇室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正統與強勢,甚至帶有偏見地攻訐抹黑也不能說沒有。可是相對來說,沒有實行科舉制度,幾乎全盤軍國主義化的河北三鎮,文化程度上較為落後也是不爭的事實,經濟活動上河北三鎮更為原始,和始終保有繁華東南半壁的大唐帝國,可說完全不能比擬。

套個黃仁宇的觀點,正因為河北三鎮比較簡單質樸,退化成類似原始部族型態的純軍事制度,所以不僅反應速度遠較唐政府為快,戰鬥能力也強過中央軍甚多,而相對上對經濟的依賴需求反倒減少,更能持久抗戰。否則大唐幾次圍攻河北三鎮,財政困窘幾乎弄得皇室提前完蛋,可是相對人煙稀少、經濟活動原始落後的河北三鎮,卻沒有如此嚴重的問題。可見原始落後在河北三鎮與大唐中央的對抗之中,反倒是一大優點,盧教授其實根本不必為河北老鄉辯誣呢。

雖然我不能同意盧教授的許多觀點,但這本書由於用語淺顯易懂,而且也蒐集了不少史料,仍然非常值得一看!推薦給所有對歷史與不同觀點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對了~鼓吹台獨不遺餘力的朋友們,更千萬不能錯過,參考此書應該對獨立論述會有所助益喔!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年這段時間,除了喝酒打牌回花蓮看老婆兒子外,就是聽聽音樂,還有把年前買的「群」這本科幻小說看完。說真的,這是本不錯的科幻小說,作者本人對海洋生態、環保、地質學、生物學都有一定程度的涉獵,對某些最新科技發展也相當關注,絕對不是一般泛泛之輩可以寫出的大作。

可惜,這本小說的敗筆也是不少,例如了無新意的男女情愛描述,噁爛的少數民族神秘主義鋪陳,好萊塢式的政治狂人陰謀等等,最糟糕的是堪稱荒謬的結局,讓人覺得作者似乎是不知該怎麼結束,只好將人類的想像罩在「群」的頭上,得出一個莫名其妙的Ending,讓人看完之後不免感到有些遺憾。(近年來歐美小說幾乎都有這類通病)好在瑕不掩瑜,這些都仍然不能掩蓋「群」這本奇作的風采。

然而,很多人看完之後,可能會覺得這又是一本宣揚環保與尊重生命的作品,但在我看來,這本小說的原意可能真是如此,但當作者越寫到後面,資料收集得越豐富,對整個地球生態瞭解越多後,就越來越發現:「環保根本就是廢話,實際上人類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辦!」

就好像書中提及的,最近這一萬年左右人類所認定適合生存的「正常氣候」,如果以整個地球生命週期而言,其實只是一段短暫的「特殊時期」,這段時間剛好適合人類與某些物種繁衍發展,但只要地球恢復了它的「常態」,那麼人類與某些特殊物種想要持續生存,就唯有「演化」出更堅強的適應能力,或者是發展科技對抗大自然,否則只有被淘汰一途。

實際上,人類本就是大自然的一環,人類的一切作為,也應該視為自然演化的環節,這包括人類為了生存或享樂所創造出來的任何東西。也許有人不以為然,但是,誰又知道這不是大自然的演化趨勢呢?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沒有掠食動物的存在,則草食動物就會大量繁殖,最後會將草地毀滅殆盡,直到因為糧食短缺,族群個體數量又大幅減少甚至消失為止。草食動物不會為了維持所謂的「生態平衡」,而主動將個體送給掠食動物吃,甚至維護掠食動物的存在吧?人類也許認為草食動物無法控制生態平衡,但我們可以!可事實是,我們根本不知道如何維持生態平衡,而且如果以整個生態存在長度的觀點,也根本就沒有「生態平衡」這回事!要知道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物種,都已經滅亡了,這表示生態其實是在不斷變動,「生態平衡」只是一個短暫的現象,硬要維持這種平衡的狀況,才是「違反自然」的行為。

當然,這並非是說環保是錯的,人類有權維持自己的生存,所以環保根本不是為了啥尊重生命,也不是什麼生態保育,其實只是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某些物種消失,或是地質、大氣成分改變後,會對人類產生何種影響?所以只好盡量維持這些物種的存在,以及地質與大氣成分的穩定,以免面臨不可預料的結局罷了。在我看來,人類更應該持續嘗試發展各項科技,才能解決越來越多的問題,並且在自然環境出現變化時,爭取物種持續生存的權利。只是同時也必需盡量避免污染、破壞生態環境,因為那可能會發生不可逆料的結果。

可惜的是,作者顯然跳不開這個迷思,所以儘管「群」的創作後期他已經意識到了現階段環保「回歸自然」的可笑,最後仍然忍不住暗示「群」之所以對人類發動攻擊,是因為人類破壞了其他生命居住的環境所致。有趣的是他自己大概也知道這是非常荒謬的(如果真是如此,那麼「群」早在百年前就該動手啦~),所以不敢明說,只是用結局暗示「群」選擇給了人類一個機會,並且強調人類重新尋覓尊重自然的宗教活動,藉此表明自己的願景。

就別提那個費洛蒙策略有多荒謬啦(以「群」在生物科技方面的能力,這種小把戲能唬弄它乎?),「群」在地球生存時間如許之久,又擁有高度智能,加上不僅可以任意改變洋留與地質結構,又對犧牲生命毫不在意,它們既然出手,必然已經考慮清楚,沒有達到它們的目的,怎會輕易罷手乎?

如同作者自己設定的,人類未必是唯一的智慧生命,生命的發展走向也未必以提昇智慧為最高依歸,這其實已經告訴作者自己,人類無論存不存在,對大自然都只是一小段過程,甚至地球消失或存在,也不過是宇宙中的一個循環罷了。人類環保的目的其實只是為了物種自身發展的階段目標,根本沒必要崇尚啥「回歸自然」、「尊重生命」,因為人類本就是自然的一份子,本就逃脫不了,而人類也不可能尊重生命,因為那只不過是將人類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其他物種身上罷啦~

很遺憾以作者對此議題浸潤如此之深,卻依然迷失了方向,限於傳統的思考模式難以自拔;但無論如何,「群」依舊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書,推薦給所有朋友一起分享。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記得不久前我曾經推薦大家欣賞傑佛瑞‧迪佛的「冷月」,並且說這是我近年來看過最令人激賞的偵探推理小說之一嗎?由於我對這位「人骨拼圖」原作者印象如此之好,所以上星期我趁著去天母誠品勘查場地(就是映瑤新書「自愛」記者發表會的預定地點啦)的時候,順手買了兩本這位老兄的大作,想更增加一些對他作品的認識。

沒想到不看則已,一看卻令人相當失望,因為無論是「石猴子」還是「妖術師」,基本結構都和「冷月」大同小異,儘管每本書都看得出作者花了不少心思收集資料,並且或多或少加以咀嚼,可是其中囫圇吞棗的斧鑿痕跡還是太重,讓我對這兩本書居然能夠頗享盛名感到十分不解。

雖說圖片先顯示「石猴子」,我還是按照閱讀的順序,從「妖術師」開始談起吧。

「妖術師」是描述犯人如何利用魔術技巧犯案的偵探推理小說,一開始其實蠻引人入勝的,許多關於魔術的知識,也證明作者確實下了一番功夫。但看到中期以後,就覺得這本書的弱點顯而易見,那就是整個設定實在過份地不合理,因為我怎麼樣也想不通,這位犯人幹嘛如此無聊地去冒險犯下這許多案子,而目的僅僅是為了「轉移目標」?實際上,警方對魔術界的恩怨根本就不太瞭解,他老兄只要一開始就針對目標下手,不僅容易得多,被識破甚至活逮的機率也非常低。看完全書後只有一個立即的想法,那就是犯人之所以會被萊姆偵破,只能怪自己神經發作,也就是說,根本就是作者為了讓萊姆順利破案,硬要犯人去幹下一拖拉庫案件,創造萊姆破案的契機。

至於「石猴子」,作者可能想要用西方對中國的傳統神秘感來取勝,全書也引用了許多中國的習俗與文字,顯示作者應該也花了不少心血,至少比一般西方人對中國的瞭解程度要高上許多。可是對熟知中國歷史文化與現況的我們來說,「石猴子」全書卻顯得荒謬可笑,不僅充滿一籮筐對中國文化意義的誤解,設定更是完全不符中國社會實況。「李桑尼」這位老兄的出現就已經離譜到了極點啦!反派魔頭「惡鬼」的作為,則從頭到尾都只有「不合理」三個字可以形容,甚至最後萊姆將「惡鬼」繩之以法的那段「戰術」,也簡直兒戲,感覺上只有對中國毫無認識,並且對美國制度過份樂觀的丁丁級人物,才會寫出這種亂扯一通的結局。

唉~連看了這兩本書後,說真的讓我對傑佛瑞老兄的信心大打折扣,很怕再度嘗試依舊會得到這種失望的結果。現在唯有寄望同時間買的「群」(最近引起話題的暢銷書)能給我一些補償,讓我對美國的流行文化重拾一點信心。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整個下午到晚上,一邊聽著音樂,一邊翻看著黃仁宇的「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一邊想著用「大歷史」觀的「數字上的管理」,懷疑著這樣的歷史觀,到底是符合整個人類社會的進程,還是又犯了所有科學家總想過度簡化問題的毛病?(奇怪,剛買這本書的時候,我居然覺得寫得蠻爛的,難道是在醫院啃完的原因嗎?

前兩天在看「銀河系大定位」的時候(一本非常棒的書,讓我看第四次還是覺得很有收穫,推薦給所有朋友),我就一直在疑惑,物理學家老是在追求對稱性,老是假設有那麼一個初始對稱平衡又完美的原點,到底是真有其事?還是只是身為人類的虛幻夢想?這兩天接著看「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又再度興起同樣的感想:「世界上的任何事情,真的一定會有它的理由與規律嗎?」

愛因斯坦不相信「上帝會擲骰子」,所以進入微觀的量子力學領域,他的聰明才智就被侷限,再也沒有發揮的餘地;同樣的,如果有人連續讀了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後,會不會也跟著進入「過度早熟的大一統局面」、「缺乏數字上管理的時空條件」等思維方式,從而認定歷史的發展具有其必然性呢?

我是一個懷疑論者,對任何所謂的「定論」(當然沒興趣的除外),都抱持懷疑態度,所以對這種企圖用簡單邏輯去解釋數千年複雜人事物變化的方法,先天上就有點排斥,因為我覺得這世上有很多事情都是非常隨機的;就好像生物的進化一般,人類本就不必然非出現不可,而在完全不同於地球的環境上,或許也可能產生生命,只是生命的形式可能要重新定義罷了。

這麼說吧,早從希臘城邦與波斯帝國對抗的時代開始,中東與歐洲之間的爭霸,綿延了兩千餘年,可是不僅羅馬帝國實際上是個鬆散的封建王朝(就連之前的亞歷山大帝國,也並非真正的專制皇權帝國),從中世紀以降,儘管黑死病與戰爭的威脅,還有整個歐洲幾乎均為基督教文化圈的事實存在(所以儒家或華夏文化的推論也不盡正確),歐洲卻就是無法形成一個與中國類似的統一專制大帝國!為什麼唯有中國才有這樣的奇特「早熟」,似乎不能單從天災與黃河氾濫的方向去分析。(否則早在夏朝就水患頻仍,商朝與周朝為什麼不成為帝國?要一直到秦帝國出現才實現?)

同樣的,「數字上的不能管理」,固然可能是歷代各朝經濟社會最後崩潰的原因,但卻完全無法解釋,以宋朝這樣府庫充實、人口眾多、科技發達,在當時堪稱全世界最富庶、最先進的國家,別說對付不了北方的契丹,就連西方小小的大夏帝國與南方沒幾個人的大理帝國都屢戰屢敗,這如果不歸結於軍事制度與人謀不臧,實在無解。(或許有人認為,這不在大歷史的考量之內,可如果北宋沒有這兩個後顧之憂,顯示它的軍事力量也達到一定水準,則人口與經濟力量遠遜於北宋的契丹,就算不被消滅,至少也要被壓制,結果就是耶律大石的西遼帝國根本不會出現,歐洲的第二次民族大遷移或許就不會產生,整個世界史可能都將因此改觀。而一個富強的宋帝國,航運會更加發達,就算和歐洲仍然斷斷續續,但與回教國度的交流必然會遠超過歷史記載,則以宋帝國遠比明帝國開放的國際心態,整個世界大發現與東西文化交流,都將產生劇烈變化~ㄜ…好像想太多啦!

的確,商業的發展促成了歐洲脫離黑暗時代,邁向文藝復興,從而進入數字能管理的時代,最後形成歐洲至今的富強。但請注意是「復興」,也就是說,西方的科學思考模式與技巧的原形,還有議會的概念,其實早在希臘時代甚至更早便已經出現!而類似的思考方法與研究態度,也就是為知識而知識的學習心態,卻不是從來沒有,就只是在中國歷史上曇花一現!議會這種取自原始部族的群體決議辦法,更是從中國剛剛脫離部落文化時就被排除。我認為從古至今,中國偏重實用知識,而缺乏用科學方式去探究事物的本質原理(理學的格物顯然不算)(羅馬帝國以及基督教文化在這點上跟中國很像,最後促成了歐洲的黑暗時期),才是文藝復興後,中國在各方面開始大幅落後西方的主因。

至於為啥中國會特別早熟地成為統一且專制的大帝國?而非繼續維持商周那樣地方自治型的鬆散聯邦?我覺得純粹是運氣!別忘了,中國在這兩千多年中,除了各朝代衰亡時期的混亂不算,至少有魏晉南北朝的近四百年與五代十國的五十多年大分裂時期,實際上有超過五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分裂狀態,統一在中國只是比較常出現的狀況,而不是必然的選項。

回過頭來看看歐洲,雖然歐洲從來沒有出現專制皇權的統一大帝國,但歷史上想這麼幹的人其實不少,拿破崙與希特勒都是功敗垂成的例子,只是他們從來沒有劉邦與朱元璋等人的機會罷啦!而羅馬帝國中期以後,元老院除了幫皇帝錦上添花,早已名存實亡,歐洲新興國家更沒一個採用議會政治,直到英國的大憲章出現,才又老調重彈。如果不是希臘羅馬時代就有這種制度,難道英國佬能夠憑空想像出來嗎?

對一個想要維持專制皇權的皇帝來說,開放外向顯然是危險的,商業活動過份發達也是危險的,甚至教育過份普及也是危險的,而在這個角度上,文官集團和皇帝的利益可說完全一致,所以就算某些皇帝比較開明外向,想要發展商業,想要學習他國文化,想要普及,甚至散佈學習非傳統的教育,都會被文官集團所強力遏止,最後帝國只有封閉而內縮。(不只中國如此,各大古老帝國幾乎都有共同的趨勢)

而對激烈競爭中的歐洲來說,儘管國王或皇帝仍然會面臨開放外向的威脅,但由於淘汰的危險更立即而直接,所以就算明知最後會動搖皇權,也只能追逐商業與科技的發展,導致商業交易與相關法律越來越詳盡完備,終於創造了人類史上的大躍進。(實際上如果沒有阿拉伯人幫忙保存了希臘羅馬以降的珍貴知識,被基督教箝制千年的歐洲,想要復興也沒那麼快。可惜阿拉伯人自己卻陷入和中國同樣的問題,最後只好便宜了別人

所以,我認為能不能數字上管理,其實不是非常大的重點,重點是在競爭上!因為沒有需求,就不會有進步!所以,我認為歷史依舊是機運與人類心態的交互反應,沒有必然可言,想要用任何簡單邏輯去涵蓋一切,恐怕都有以偏蓋全之嫌。不過,「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仍然是本好書,推薦給喜歡動腦思考的朋友們細看。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期六回花蓮看兒子,在機場時閒著無聊,就走進「亞熱帶書店」找書(天啊~好像又回到以前看老婆的日子)。「亞熱帶書店」的書少了很多,找了半天,我才決定試試看「傑佛瑞‧迪佛」的作品,由於自己看書速度蠻快的,便刻意選了比較厚的「冷月」來看。

傑佛瑞‧迪佛是誰呢?不熟悉推理小說的朋友可能不太清楚,實際上我自己以前也沒聽過,但看封底的介紹,原來這位老兄就是電影「人骨拼圖」的原作者。既然電影還不錯看,我想這部」「冷月」就算再怎麼差,應該也比一般坊間的東東好上一些吧?

當然我回花蓮主要的目的是看狗兒子,並且和老婆說說話,晚上又和老丈人喝了點酒,所以直到星期天晚上十一點多,我才把這本書看完。看完之後我發現這位老兄真的不簡單,其作品文字的洗鍊(負責翻譯的宋瑛堂先生當然不可埋沒,他另外翻的冷戰諜魂也相當不錯看,雖然有些本地名詞的運用看起來有點唐突)、結構的嚴謹,以及趣味性的穿插,都相當不壞!在邏輯推理方面,我甚至覺得他比克莉絲蒂更強,堪稱巨匠型的優秀水準。

不過,小說中仍然有些不是太合理的推演,例如「鐘錶匠」的自首,就讓人摸不著頭腦,因為萊姆等人當時根本不瞭解一切的來龍去脈,他如果沒有現身,絕對會比畫蛇添足地搞啥疑雲重重的自白,或是轉移目標到博物館強!他有啥把握檢察官一定會放他走呢?

萊姆等人化解危機的橋段也有些兒戲,停止大紐約所有飛機車船交通是何等大事?疏散一個有重要人物聚集的會場,又僅是憑藉推理猜測可以迅速達成的?傑佛瑞老兄也未免對老美的行政系統太有信心了吧?(說真的,萊姆本身的角色,就幾乎是件不可能存在的事情

然而瑕不掩瑜,這確實是我近年來難得見到的優秀推理小說,推薦給所有朋友們欣賞。接下來,我會找機會慢慢收集這位老兄的大作,再看到啥好東東,也會上來和大家分享。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下午在家聽音樂,順手翻起了柏楊的「中國人史綱」,讀到了關於謝安與淝水之戰的一段,書中柏楊認為謝安純粹只是裝腔作勢,是個靠高官門第混飯吃的傢伙,淝水之戰的勝利更是「空前的好運氣」。這讓我想起幾年前王順鎮先生也有一部歷史小說「蜘蛛人謝安」,將謝安描寫成一個只顧自己與家族私利,拼命編織人脈與權利網路的政客。看在我家族譜老愛用謝安當始祖的份上(根據我對族譜的考究,應該百分之百是掰的),我想我似乎應該為這位倒楣的老兄辯駁一番。

千年以來,謝安最令人非議的就是他老兄「矯情鎮物」的門面功夫;啥叫「矯情鎮物」呢?原來就在「淝水之戰」最緊張的關頭,身為宰相的謝安不僅沒有坐鎮朝廷指揮,反倒故作悠閒地跑到鄉間別墅和人下棋。而即使得到大獲全勝的消息,也僅只淡淡地說:「小鬼們打贏啦!」就裝作蠻不在乎地離開,沒想到心中的興奮掩藏不住,過門檻時卻踢斷了木屐。所以許多人對他這種裝蒜的功夫頗不以為然,才給謝安「矯情鎮物」的四字譏評。

而對柏楊與王順鎮等先生來說,「淝水之戰」時謝安從頭到尾一籌莫展,謝石、謝玄等人幾次請他指導謀略,他都藉故閃避,結果莫名其妙打贏了,功勞卻以這個龜縮的老傢伙為第一,不免認為謝安毫無真才實學,除了清談一流、涵養功夫不壞之外,基本上也是個垃圾。

但我要說,如果從這個角度去觀察謝安,對他老兄實在是有點不公平哪!

謝安本來以清談與書法出名,對軍事本就不擅長,做的又一直是文官,期待由他來主導整個戰事,本身就是一件愚蠢的事情!(碰上像袁崇煥那樣會打仗的文官,才真正是空前的好運氣!)作為一個宰相,謝安要做的就是選擇適任的武將去領導訓練軍隊,然後在後勤軍需上給予充足的支援,其他則「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將一切託付給前線的領導人就好。謝安無論是在廟堂之上乾著急,還是躲在別墅下棋,其實無關大局,因為只要淝水一敗,東晉勢必完蛋大吉,謝安就算忠直如文天祥,又豈能扭轉乾坤呢?(柏楊批評謝安不要三千兵馬入衛,是故作瀟灑,我則認為這時把兵馬佈置在健康,根本毫無意義,謝安拒絕是對的。)

就以謝安的前輩王導來看,他老兄不僅將東晉朝廷搞得奄奄一息,自己的親人王敦兩次叛變他也沒輒,弄得皇帝都抑鬱而終,可誰能否認王導安定時局的貢獻呢?又有誰敢說自己能做得比他更好呢?謝安在淝水之戰的功能,可不能單以他老兄有沒有運籌帷幄來論斷啊!

至於「淝水之戰」最後的勝敗,任何戰事當然多少都有運氣的成分存在,可要說苻堅的百萬大軍有啥必勝之方?卻也不見得的很!打仗本就不是靠人多就能取勝,何況前秦大軍中民族複雜,幾乎七、八成以上的兵士都才剛被收編不久,組織與號令都有很大缺點,士兵也沒啥士氣(這點雙方相當)。東晉方面雖然人少,訓練卻相當充足,兵器科技上也佔優勢,又是以逸待勞,而且真正面對的敵人又沒有百萬,這一仗的勝負本就難料(當時真正參與決戰的前秦部隊,應該不足二十萬)。

苻堅的敵前撤退造成陣式混亂,固然給予了北府兵可趁之機,可單從前秦軍隊一抵達便構築防禦工事,一副準備長期抗戰的模樣,就可以得知,前秦的兵士與將領,對跨江進攻東晉,無論在興趣與信心上,都決沒有苻堅本人那樣強烈。苻堅對這種狀況絲毫沒有察覺,堅持要繼續進攻,無怪小小一次敗陣就造成大軍全面潰退,沒有被東晉當場活逮,還算苻堅運氣(當然,他老兄沒過多久還是被活逮,只是死在昔日自己刀下留人的姚萇之手,死得更冤)。

所以謝安在淝水之戰前的鎮定固然是莊孝維,苻堅的豪情萬丈也是自我催眠,而謝安主要在後方,莊孝維多少可以安定人心,苻堅的自我催眠卻發生在最瞬息萬變,需要當機立斷的前線,那倒楣的會是哪一方,不就很明顯了嗎?(當然啦,現在的討論都是事後諸葛,事情發生時,每個人還不是憑經驗亂猜的)淝水之戰運氣的成份,恐怕遠不如柏老想像中那樣高哪!

另外,關於柏楊與王順鎮兩位先生,都認為謝安是靠高官門第才能掌權,並且一心一意只在維護自己的個人與家族上,我雖然大體同意,但覺得這樣的批評,未免有點風涼話的味道。

為什麼呢?眾所周知,謝安本人早年根本無意仕進,既然哥哥謝奕與老弟謝萬都已經出來做官,謝安原本就想做個風流名士,一輩子清談聽音樂玩女人,胡搞瞎搞就算了帳,對政治實在沒多大興趣,甚至因此激怒朝廷,得到了終身禁錮的處份。後來謝奕早死,謝萬又被廢,在那個家族門第比啥都重要的時代,如果謝安再不出仕,謝氏一族恐將從此被「降級」,家族內的其他子孫想要發展,可就難上加難!謝安可說是背負了宗族的重擔,才被迫出仕的。

而且,謝家門第雖然不壞,但和王家相比,可還差上老大一截,世說中王家子弟如何瞧不起謝家子弟的節目,可說俯拾即是,要說謝安的盛名純粹靠門第,恐怕也有栽贓之嫌。當時另一位被時人認為可用他出仕與否來卜江左興亡的,還有一位殷浩老兄,他的門第更差,但早年評價卻在一般王家子孫之上,可見門第固然重要,個人的文學清談素養,才是能否成名受重視的關鍵。

結果,殷浩跌破專家眼鏡,最後落得只能書空咄咄,謝安卻一路爬上了最高權力顛峰,並且在多次危難中穩定局面,最後不僅保全東晉皇室命脈,也讓謝家繼續興盛,達到足以和王家並稱的地位(所謂昔日王謝門前燕嘛),這不能不說是謝安的過人之處。

而如果硬要說謝安只為自己與家族著想,老實說吧,在那個桓溫手握兵權,東晉朝廷風雨飄搖的時代,身為一個無拳無勇的文人,又有幾人能比謝安做得更好?謝安幾次鎮定如恆的舉動,事實上不僅安定了洶洶人心,更鎮壓了桓溫想要篡位的野心,他的表現比當時另一位宰相王坦之優秀得多(至少裝得比較像),我不知道柏楊與王順鎮先生如果遇到那樣的場面,能不能比謝安更高竿?但我可清楚得很,我這個垃圾是絕對不可能的啦!

或許有人認為,桓溫死後,謝安手握大權,應該有機會整頓東晉社會,讓氣象煥然一新,但東晉早已病入膏肓,諸葛亮幾乎實質上就是蜀國的皇帝,憑他的才幹都沒辦法將蜀國徹底改造,段數低一截、對權力掌握也不如諸葛亮的謝安,更是毫無機會!說真的,謝安能夠保持自己不被鬥臭鬥垮,還維持家門興旺,在那個人命如草芥、大家玩叛變的時代,已經非常不簡單啦!

謝安千載的聲譽,當然少不了有塗脂抹粉的地方,但要說他毫無才幹,單純地時勢造英雄,又或是只會內鬥內行的政客,就未免太看輕謝安的本事啦!簡單說,如果謝安真的這麼差勁,那麼當時王家子弟遍佈朝廷內外,不少還掌握地方軍權,這英雄為啥沒有出在王家,豈不就更耐人尋味了嗎?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星期六搭機去花蓮看老婆的時候,在松山機場買了一本吸血鬼小說「歷史學家」,由於不僅有許多名人推薦,國內外也對這本書一片好評,甚至認為此書一出,世上將永遠沒有其他吸血鬼小說能超越它!此書版權甚至造成出版社競標的熱潮,所以我相當期待,幾乎抓緊所有時間,用最快的速度閱讀。

花了兩天多的時間看完,儘管後面譯者還對這本書頗多溢美之詞,但我卻感到相當失望,因為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這本書對我而言,都不過是又一本無聊的吸血鬼小說罷了。

該書作者將吸血鬼塑造成一位渴求知識,不斷蒐羅各種典籍,甚至物色世界上每一個有潛質的歷史學者來為他工作,大概是這本書和其他吸血鬼小說最不同的地方;可惜,這個荒謬至極的設定(註1),也成為摧毀這本書成就的致命傷!

為了配合這個設定,書中跑出一籮筐歷史學家,作者藉此大量賣弄自己的史學專長,將一些或真或假的史料參差其間,作為串連本書所有情節的線索。結果書中除了幾個反派人物外,幾乎每個人都充滿了食古不化的腐朽氣息,書呆子的酸味十足(可能作者本人就是如此),令人越看越是提不起勁。

也許作者以及其他人,會認為書中每個歷史學家,都有自己的不同個性與脾氣,可恕我冥頑不靈,在我看來,書中每一位歷史學家,幾乎都是同一個人,他們不僅用詞遣字大都雷同(也可能是翻譯的問題),治學方法與人生態度也都大同小異,最誇張的是每個人都是餓死鬼,每到一處就是大吃大喝,然後什麼東西都好吃的要命,這種人物描寫方法,除了讓我聯想到作者本人一定很貪吃外,實在想不出還有啥子其他原因?

更糟糕的一點,是作者可能自以為很巧妙,利用書信或說故事的方式,穿插描寫保羅尋覓吸血鬼的經過。可在我看來,這種安排真是不合理到了極點!因為這世上大概沒有那個神經病,講故事能夠細膩到這種程度。而每個不同人物寫信的時候,儘管幾乎都處在時間窘迫甚至面臨危機的當兒,卻偏偏每一個人都好整以暇地仔細描寫,甚至還有閒情逸致,去敘述一些花草景物等根本和主題無關的東東!除了讓我覺得作者本人在「莊孝為」,把讀者當白癡耍外,還真不知該怎麼形容?

戀愛情節安排陳腔濫調也就罷了,博拉教授荒唐的「新月衛隊」故事也可以不必深究,那位超級二百五「哈鬼族」圖書館員的不合邏輯,也可以強迫自己遺忘,甚至通篇不斷重複的用詞與敘述方式,我也都可以當作沒看見(作者離文學家的水準真的很遠)!最讓我無法忍受的,就是作者自以為高明的高潮安排,卻偏偏陳腐地令人作嘔!

從一開始線索帶到那群神秘的朝聖僧侶時,我立刻就知道那是為了讓吸血鬼的頭和身體結合所做的安排,可偏偏書中的人都是二楞子,這麼簡單的聯想卻偏偏要到最後一秒鐘才會想到!(也許因為我是中國人?)而羅熙教授的被發現,海倫的離去真相,以及發現吸血鬼藏身修道院的安排,更是擺明了硬坳,只有最沒邏輯概念的傢伙,才會認為這樣的安排是合理的。(真難想像,作者竟是耶魯大學的高材生)

譯者雖然認為「尾聲」看似畫蛇添足,卻蘊藏玄機,可對我而言,「尾聲」的情節就像十三號星期五或是其他恐怖片一樣,都是老套好萊塢式的表現手法。看完「尾聲」,我的腦海立即浮現鏡頭聚焦在那本書上,然後吸血鬼從書中的火龍逬裂而出,發出詭異的冷笑聲~唉!還真是夠了!

總而言之,這本書到底為啥被評為可與「達文西密碼」齊名(達文西密碼的結局雖然草草且噁爛,但一直到中段之前,確實寫得相當不錯),我想破了腦袋都想不出來!如果你不相信,不妨自己花錢去買一本,我敢打包票你一定會覺得,花80塊去百視達租一片「夜訪吸血鬼」、甚至萊斯里尼爾遜演的搞笑「吸血鬼杜勒古拉」(保證是少有的爛片),都比花三百多買這本廢物強得多!

毫無保留的「最佳BullShit」,就是我給這本「歷史學家」的忠實評價!

註1:如果吸血鬼真的沒死,又有許多願意為他賣命的僧侶與夾道歡迎的熱情民眾,我實在想不出來,他老兄為啥不號召群眾奪回王位,再次挑戰鄂圖曼帝國的壓迫,或是半夜潛進王宮刺殺穆罕默德二世(以他老兄神出鬼沒的身手,這件事簡直輕而易舉),卻寧願躲在發霉的地窖裡當啥子二百五「歷史學家」(別忘了當時歐洲正值黑暗時代,川西凡尼亞又是相對文化落後地區,吸血鬼雖然身為貴族,但一生不是被囚禁就是作戰,他老兄有多少時間讀書?又能讀到多少書?知識豐富到讓他以擔當歷史學家為己任?實在是一件相當耐人尋味的事。),這種設定根本完全違反吸血鬼本人的性格,更不符合書中直到五百年後,吸血鬼還對鄂圖曼帝國有強烈仇恨的側寫。這種荒謬設定,一言以蔽之,就是作者「爽」,不然還有其他站得住腳的解釋嗎?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兩天在家無聊看電視,忽然看見有部老電影「乾隆皇君臣鬥智」中,提到「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句滿州剛入主中原時的專制口號,想起了一個疑問。

在歷史上,滿州雖然是以少數民族統治中國,但史家咸認滿州皇帝不僅整體素質幾乎是中國各朝代中最好的,其一面殘暴鎮壓、一面籠絡漢人學者的「恩威并施」統治手段,也被評為相當成功,被視為是區區數十萬滿州人,能夠統治超過一億以上漢人兩百多年的關鍵因素。

可說實在的,對於清朝皇帝的素質不壞,我沒有什麼意見,至少從努爾哈赤一直到光緒(愛新覺羅溥儀不算,嚴格說起來,他老兄從小到大都是傀儡),頂多出了幾個昏君(其實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光緒,在某種程度上都可算是昏君,同治之所以不算,是因為他老兄還沒有真正掌握實權就掛點啦!),還都沒有達到暴君的程度,跟其他朝代比較起來已經算偷笑了(特別是明朝,這個特殊的朝代不是如太祖、成祖之類的暴君,就是如英宗、武宗、神宗之類的昏君,稍微正常一點的皇帝都很短命,至於思宗則和清朝的光緒一樣,非無一隙之明,可實際上依舊是個昏君)。(註1)

不過,要說清朝統治手段高明,我就很有意見了!因為光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項專制禁令,就真的相當不高明。

眾所周知,滿人由於人數遠較漢人為少,所以一直深懷戒懼,在管理朝政上固然必須借重漢人士子的學問,但三不五時就會弄幾場文字獄來殺雞儆猴,目的就是為了讓漢人害怕、不敢造反,「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個政策,也就是這種「警告」心態的代表作,用意在告訴漢人:「你們必須學我們裝束打扮,因為我們滿州人才是主人。」

可我覺得滿州人根本就是多此一舉,這樣除了表面上樹立威勢,讓滿人自己安心外,實際上卻無端造成漢人的仇恨心態,對鞏固滿人的統治權根本沒有任何好處!怎麼說呢?因為漢人其實根本沒有那麼強烈的民族意識,誰當皇帝對廣大百姓來說,也不是啥重要的事,絕大多數漢人內心的真正想法,就是:「只要我吃得飽穿得暖,誰當皇帝管他娘!」

要知道被清朝取代的明朝漢人政權,在經過兩百多年的專制壓榨、胡整瞎搞後,早已完全失去了民心,僅有少數靠著這個末日政權混飯吃的傢伙,還不得不挺罷啦!從三流土匪李自成都可以打垮明朝政府軍、逼得思宗自縊,就知道明朝已經是個沒多少人鳥的政權,絕大多數人民其實一點也不懷念他啦!(註2)

這時,吳三桂是向關外借兵也好、是開門揖盜也罷,反正事實就是清軍入關,將李自成這群烏合之眾趕跑,實際上掌握了中國北方的控制權。此時如果清軍弄個朱家的倒楣子孫上來當傀儡,然後以討伐流寇為名,挾天子以令諸侯,無論史可法等二百五抵不抵抗,在形勢不如人又無險可守的情況下,至少長江以北肯定要落在滿人手中,江南入手也是早晚的事情。沒想到滿人卻一開始就來個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洩憤,跟著又在順治二年(1645)發佈「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禁令,結果本來根本只是強弩之末的漢人反抗軍,卻因此找到了口實,在各地發起抗暴活動,從而出現如天地會等秘密抗清組織,一路和清廷對抗到二十世紀。(註3)

如果滿清是個基本上瞧不起漢人,根本不大想用漢人制度與文化的政權(例如蒙古人的元朝),這樣做還說得通。可滿人偏偏喜歡漢族文化喜歡得要命,從上到下早在關外時便已經漢化,康熙時年輕一代已有人不會說滿語(滿文始終沒有普及,連滿人自己都沒幾個人會),到了嘉慶以後,甚至皇帝自己都不大會說滿州話了,整個中國也變成一個滿人掌握統治權、衣著服裝採用滿人傳統,可骨子裡卻不折不扣是漢人文化、漢人思維的古怪國家。(註4)

中國本就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向來有「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的觀念,滿人如果像唐朝李家那樣(李氏一族胡人血統極重,以致有學者認為他們根本就是胡人),一開始就把自己當成單純的中國皇帝,不去過份強調漢人與滿人的分別,那麼能否享國長久儘管並不清楚,但至少反抗的力量會少得多,吳三桂那個爛腳也許根本沒有造反的機會,天地會、白蓮教與太平天國要起義時,也不大容易想出響亮的口號,曾國藩更不必那麼傷腦筋啦!

結果滿人不此之圖,先有薙髮令,後來更屢興文字獄,造成漢人積怨,卻自以為得計,結果滿人還不是照樣被漢人同化到幾乎消失,到現在只剩下東北還有少數傳統滿人聚落,其他地方的滿人,幾乎通通都變成漢人啦!

古書記載,因為齊桓公喜歡穿紅色的衣服,結果齊國人都愛穿紅色的衣服(註5),唐朝皇帝喜歡鬥蟋蟀,民間也自然跟著流行起來。滿州皇帝只要自己留辮子、穿長袍馬掛,老百姓有樣學樣,自然就會風行天下,不是一樣達到了目的嗎?滿州皇帝顯然對現代媒體操縱流行,利用人們偶像崇拜的奴隸心態,將民眾當猴子耍的招數絲毫沒有概念,這樣還能說滿州皇帝統治手段高明,看來這些歷史學者,自己的腦袋也裝滿了糨糊,也就只好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和稀泥啦!

用今天的政局來看,無論是想要台獨還是統一,如果不懂得讓民眾自己崇拜學習,只懂得用強迫、壓制、拼命告訴人民啥是「真理」的方式進行,那就永遠得面對不服氣的反抗力量!(老美對阿拉伯這樣幹了幾十年,大家都沒有學到教訓嗎?)統治駕馭人民,不僅是技術、也是藝術,藍綠雙方的政客都該好好想一想,否則只會用「文字獄」的方式給對方羅織罪名,要想一手遮天,古代的皇帝都辦不到,現代就更沒人能做得到啦!

註1:聽起來似乎我的標準很嚴苛,好像我自認自己多了不起一樣。可老實告訴大家,如果和這些皇帝在同樣的環境與時代下成長,我倒可以相當有把握地說,我這個王八蛋十拿九穩也是昏君一個!至於當暴君得天賦異秉,我自認還沒這能耐!

註2:或許因為漢人的身份,所以李自成數百年來一直被人歌頌,還有人堅稱他沒死在九宮山!不過以事實來看,李自成的個性也許蠻狡詐堅忍,但打仗的本事真的普通得很,要不是明朝最強的軍隊都在防範滿州,李自成遇上明軍的王牌部隊(不用袁崇煥的等級,吳三桂就夠嗆啦!),恐怕只有落荒而逃的份。

註3:漢人幾個反抗勢力不僅自己內鬥不休,願望也頂多只是守住現有勢力範圍,能夠割地賠款保住江南,就已經偷笑啦!怎知滿州人比他們的祖先金人更厲害,懂得用漢人當嚮導(從關外時就開始了),結果自然就是漢人一敗塗地囉~

註4:弄到今天,還有許多年輕人搞不清楚,以為旗袍、馬掛、瓜皮小帽等都是漢人的傳統服裝,可見滿人漢化的情況有多嚴重。

註5:齊桓公姜小白是姜太公的後代,姜太公實際上是羌人,而齊國人民是東夷人,齊桓公本身也是以姬姜兩姓少數民族統治國家,東夷人還不是照樣乖乖模仿,而且根本忘了齊國君主和他們是不同民族。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陣子重新翻閱論孟,對孔孟的許多說法雖然依舊難以認同,但對於孔子這個人的認識,卻有了更深一層的體認。

貴族出身卻家境貧困(相對一般貴族階層而言)的孔子,生在傳統禮教制度崩壞,中國社會在各方面正產生巨大轉變的時代,他一方面以復興傳統禮教社會、帶給人們安定生活為己任,另一方面卻也打破了以往知識由貴族壟斷的藩籬,將教育傳遞到民間,所以被尊稱為「萬世師表」。

但實際上,這樣的作為對孔子自身而言,毋寧是相當矛盾的。要知道孔子雖然和善,本身卻一直以身為貴族階層為榮,而當時貴族與平民的分野,正是禮教知識,孔子卻偏偏將禮教傳授給平民階層,似乎違反了他「禮不下庶人」的宗旨。

當然,這是因為孔子目睹當時貴族階層對禮教的輕視,在無法扭轉時代巨輪的情況下,只好「禮失求諸野」,將禮教知識保留在民間,期望將來這些平民有一天也能成為士大夫,再度重振他理想中的禮教社會。可是,從孔門弟子不斷對他的質疑,還有這些弟子日後的種種作為來看,相信聰明如孔子(也許很多人不喜歡他,但恐怕很少有人能否認,以當時而論,他老兄的智慧可是相當高段的),早已知道自己這項「革命性」的嘗試,其實也不過是「盡人事而聽天命」罷啦!

就在這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複雜矛盾心態下,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受盡勸誘譏嘲、困阨危難,不斷尋找建立他想像中烏托邦國度的機會,終於在行將就木之際回到魯國家鄉,這時的他歷盡滄桑,已經完全不對在有生之年能革命成功抱有希望,因此開始整理古籍資料,將自己的意見付託其中。儘管表面上仍然剛強,但已經「耳順」並「隨心所欲不逾矩」的他,其實早已油盡燈枯,被排山倒海而來的社會巨變所壓倒,終於顏回死而「天喪予」,子路亡而「天祝予」,結束了他鬱鬱不得志的一生。

從來不諱言自己熱中做官,想要掌握權力的孔子,從他每次遇見隱士都想攀談,並且經常說出「乘筏浮於海」之類的話可知,其實他內心也經常有想要逃避的衝動;在我看來,他的周遊列國,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在尋求再起的機會,實際上卻是一種自我放逐,他的有教無類、廣收徒眾,不過是在逃避現世,將希望寄託在渺茫的未來而已。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自己的很多作為,不也和孔子的心態很相似嗎?無怪每當我看見隱者向孔子問難,孔子或愀然、或激昂的回答時,都有一種莫名的哀愁湧上心頭,只能跟著掩卷長嘆罷了。

PS:論語之中有很多描述與對話,活生生地將孔子師生那種質樸的感情,以及這位老人家各種不同的情緒反應,鮮活地表達出來。不僅有助於表達孔子的思想與性格,就連孔門弟子每個人不同的個性與抱負,都躍然紙上。兩千多年前就有這麼高水準的文學作品,真是令後世求學作文的人汗顏。

相較來說,孟子的內容就顯得有些矯揉做作,儘管用字遠多於論語,結果卻給人僵硬而煩躁的感覺,似乎只是為了塑造聖人形象的宣傳廣告。不過,和後世諸多鑽牛角尖的垃圾文,以及現代多如牛毛,連為文目的與文字運用都搞不清楚的文章相比,孟子當然還是好得多啦!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次翻閱「羅馬帝國衰亡史」中關於基督教的崛起與掌權這段記載,忽然讓我覺得,這不正和台灣目前的政治局勢極其相似嗎?

猶太人的國家被人征服後,不願承認是自己不行,而將國家滅亡的原因,歸咎於沒有堅信耶和華的正道,沒有排拒其他偶像的誘惑。於是在以色列亡國數百年後,猶太民族仍堅持自己排他性極強的宗教,相信終有一天,一度拋棄他們的上帝會重新再眷顧這個倒楣的民族。

這樣一個輕視其他神明的宗教,處於以多神教立國的羅馬帝國之中,當然會激起其他人的不滿,特別是儘管相對來說,羅馬人對宗教的開放態度,遠比猶太人要文明多了!但猶太人死不肯接受其他宗教的態度(別人可是願意接受他們的),還是讓羅馬皇帝不得不對這群不聽話的傢伙採取行動,終於演變出一些迫害基督徒的事件。

然而,猶太教經過許多代的薪傳,特別是經過一個叫做耶穌的傢伙的改良後(這改良其實很簡單,就是承認其他民族也是上帝的選民罷啦!正統猶太教則根本認為其他民族是垃圾,只有猶太人才是耶和華寵愛的玩偶),其他民族也開始接受基督教的教義,加上在羅馬政府的迫害中,一些死不認輸的二百五做出了一些看似令人感動的行為(其實這些傢伙為啥要自我犧牲?不過是為了自我滿足罷啦!),更讓很多沒大腦的偶像崇拜者風起雲湧,紛紛加入崇拜偶像的行列(沒有立偶像就不是偶像崇拜?那是騙小孩的說法啦!),結果基督教越禁越兇,逐漸尾大不掉。

到了君士坦丁爭皇位的時候,這傢伙偷學了中國人裝神弄鬼、胡言亂語的本領,對著自己多數為潛在基督徒的軍隊,謊稱自己在天上看見十字架指引道路!這下腦容量不足的軍隊,當然以為自己跟著的是上帝「嚴選」的真命天子,於是士氣大振,幫助君士坦丁打下了花花江山,讓這個歐洲史上最早的神棍之一,穩穩地坐上了寶座。

靠著基督徒完成統一大業,君士坦丁當然要釋出善意,於是全面解禁基督教,並且開始獎勵教會成立,從此以前最反對基督教的羅馬帝國,反倒成了基督教的大本營!而好不容易鹹魚翻生的基督徒們,不僅沒有如他們所宣稱的神愛世人,反而開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用十倍、一百倍的迫害加諸在異教徒身上。這一搞就是上千年,直到最近一、兩百年,基督徒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承認別人也有不希罕他家神明的權利。

這一切不就和台灣的政治情況相當神似嗎?當年的黨外反對國民黨的政治迫害,認為只有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但想法可不只一種),於是抗議者有之、搗亂者有之、自焚者有之、暗殺者有之,反正只要能反對國民黨,無論合法非法,老子做的就是對的!國民黨永遠都是錯的!

黨外時代出現了許多如施明德、鄭楠榕等所謂英雄、烈士,他們同樣激發了無數腦容量先天不足的呆瓜,去支持那些連他們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主張,結果是國民黨越壓迫,黨外發展越是暗潮洶湧。等到李登輝這個君士坦丁型神棍再世,藉著黨外的勢力打垮了國民黨內部的反對力量,最後終於扶植黨外(民進黨)勢力成功,讓民進黨奪得了台灣的領導權力。

此時,民進黨的發展又和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得勢的初期異常相似,民進黨一旦當權之後,除了排除異己、避免藍軍死灰復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瘋狂內鬥,幹掉所謂的非主流派,結果許信良、施明德、陳文茜、林義雄等人紛紛出走,留下一枝獨秀的阿扁派,與其他和阿扁虛與委蛇的所謂天王派系,維持表面的榮景。

基督教奪權初期也簡直一模一樣,幾個派系你扯我後腿、我發你黑函,弄得人仰馬翻之後,終於表面上浮出一個勢力最強大的派系,可其他派系除了出走自立門戶外,就是在底下繼續搞小動作,期待有一天能乾坤大挪移。這和民進黨有啥兩樣嗎?

內鬥歸內鬥,基督徒對抗外敵時可毫不手軟,民進黨亦復如是。基督徒以前爭取宗教自由,爭取別人不侵犯他的宗教,結果自己一上台,就對其他宗教喊打喊殺!民進黨自己以前什麼示威抗議的方式沒做過?什麼樣的暴力違法行為沒幹過?可今天自己執政了,別人這樣做就忽然十惡不赦啦!民進黨人就和當年的基督徒一樣,根本不知道自己每批評別人一次,每迫害旁人一下,都是一次又一次地狠狠地打了自己的耳光(或許,對有自虐狂的優秀人士來說,這是件好事。)。

當基督徒與教會知道自己再也不能一手遮天,讓所有人都服從他家的胡言亂語時,世界才走入一個新的紀元。同樣地,當民進黨(國民黨或其他黨也都一樣啦)懂得自己騙小孩的把戲,只有少數喜歡自欺欺人的垃圾才會捧場時,台灣才能真正走向民主。

至於這一天是十年還是一千年以後才會發生,對照一下基督教的發展過程時間表,以及台灣這種近乎32倍數快轉的玩法,或許不要幾年,我們就能看到一個全新的台灣了…………………好吧!我承認,我也是個自欺欺人的垃圾好了~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重新翻看愛德華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一個困擾我已久的想法又再度浮現:「羅馬真的是一個帝國嗎?」

從各方面來說,羅馬看來似乎都是個不折不扣的專制帝國,他不僅有皇帝、有奴隸,也有各式各樣的獨裁專制制度,強迫國境內的人民接受同一種文化、語言與生活制度。那麼,我到底是在疑惑什麼呢?

我疑惑的是:1.羅馬皇帝不僅並非一定世襲(實際上大多數不是世襲),還往往同時承認國境內其他皇帝的存在,這根本不符合專制帝國的本質。2.羅馬皇帝似乎對所屬各省的軍隊相當難調動,只要出現強勁的敵人,皇帝幾乎都必須御駕親征,只有少數情況才能委派將領領兵討伐,這顯示皇帝本身的權力相當有限,對軍隊的控制力更是糟糕,而這竟是羅馬大部分時期的常態。3.羅馬除了對義大利本部實行積極的羅馬化行動外,對其他併吞的地區通常是採取懷柔政策,例如許多地區的首長根本是世襲的(甚至擺明是附庸的王國),連長期統治的希臘地區,當地採行的就是傳統希臘文化,而對後起的羅馬文化不屑一顧(最後造成東羅馬帝國,根本實質上是個希臘化帝國)。凡此種種,使我覺得,與其說羅馬是個帝國,還不如說羅馬是個如同商周一樣的鬆散聯盟式封建王國,還來得恰當些。

也就因為長期領導歐洲文化重心的羅馬,本身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帝國,所以一旦羅馬的軍力消退,各部族都紛紛成立自己的王國,儘管他們幾乎都接受了基督教與希羅學術思想文化,但始終是分裂的狀態,從未有人能將之統一。

反觀中國,因為秦朝開始的專制帝國制度,即使秦朝真正控制全局的時間不過短短十五年,但所遺留下來的帝國規劃制度,卻完全深入人心,使得此後兩千年,中國就算處於分裂狀態,每一個小君主只要一有力量,就會自然而然做出大一統的夢想。甚至連周邊所有接受中國文化思想的國家(如日韓越南泰國等等),也都有樣學樣,天天想著以奪取天下為己任。

從希臘時期的元老院制度,影響了整個羅馬帝國的走向(皇帝必須尊重各省元老院議員的意見),繼而引領了歐洲後起之秀的民族國家誕生與民主發展,最終使得不斷彼此抗衡競爭的歐洲文化,成為今日人類世界的領導品牌。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這恐怕是當年自詡智慧無雙的商鞅、李斯、嬴政等人,所萬萬無法想像的吧?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顓渠閼氏、解憂與馮夫人究竟是誰呢?這三人都是中國西漢昭宣之際的奇女子,儘管史上提及西漢抗擊匈奴、開拓西域的功績時,多半稱道漢武、宣兩帝的恢弘氣度,與衛霍李張趙常陳甘等將的汗馬功勞。可事實上,西漢真正使匈奴臣服、令西域歸命的關鍵,卻全在這三個女人手上。

先說說解憂吧,解憂是楚王戊的孫女,被漢朝遣嫁烏孫國王,藉以繫靡烏孫,共同對抗匈奴。誰知解憂嫁去沒多久,老公就掛了,繼任國王是小叔翁歸靡,按照西域習俗,小叔老實不客氣地將解憂接收當老婆,生了三男兩女。自此烏孫和漢國情好彌篤,雙方多次結盟役使西域諸國,讓匈奴勢力無法掌握西域,解憂可說居功厥偉。

至於顓渠閼氏,則是匈奴人,她原本是壺衍鞮單于的老婆(閼氏有王妃之意),老公掛了之後,本來想按照習俗,繼續嫁給小叔虛閭權渠單于,當個現成王后。沒想到虛閭權渠嫌她太醜,懶得理她。她一氣之下,就去勾引匈奴右賢王屠耆堂,正巧虛閭權渠單于突然生病死亡,顓渠閼氏便聯合屠耆堂謀朝篡位,讓屠耆堂成了握衍朐鞮單于,開啟了匈奴大亂的序曲。

此後匈奴陸續出現呼韓邪、屠耆、呼揭、車犁、烏籍與郅支等單于,最多同時有五個單于相互爭奪大位,儘管後來拼鬥剩下郅支與呼韓邪兩單于(兩人為兄弟,皆虛閭權渠單于之子),但威震朔漠百餘年的匈奴,至此已經實力大減,再也不是漢朝的對手了。而這一切,可說都是顓渠閼氏想當王后的貪念,所造成的結果。

最後的馮夫人,本來是解憂的陪嫁婢女,名叫馮嫽,後來嫁給烏孫右大將為妻,所以大家都稱她為馮夫人。馮夫人本來就讀書識字,到了西域沒有幾年,更將西域的語言文字與風土人情,摸得一清二楚。由於她天資過人,又是西域貴人之妻,所以漢朝曾經多次委託她為使節,宣慰西域諸國。西域諸國對她又敬又畏(尊敬她的聰明才智,恐懼她背後漢朝的數十萬大軍是也),漢朝雖然經常有西域都護監視各國動向,但真正負責聯繫掌控各國的,卻是這個婢女出身的馮夫人。

話說解憂的第二任老公掛點後,烏孫沒有立她的兒子元貴靡當王,反倒立了她第一任老公和胡人生的兒子泥靡,更再將老爸與叔叔的老婆強逼成姦,仍然當作老婆,避免漢朝興師問罪(解憂此時據說已經五、六十歲了,還真是難為泥靡了。)

泥靡為王后倒行逆施,被稱為「狂王」,不甩解憂與漢朝使節的命令,漢使就想設計幹掉他,卻被他逃脫。一時間烏孫與漢朝關係大為緊張,兩軍已經短兵相接,緊要關頭漢朝同意委屈求和,仍然認定泥靡才是國王,將設計的漢使殺頭謝罪,想要平息烏孫的怒氣。

不料,泥靡安定了沒幾天,翁歸靡的另一個兒子烏就屠就起兵幹掉了泥靡,自稱昆彌(烏孫語國王之意,如同蘇丹、法老),由於他並非解憂所生,漢朝當然不願意他稱王,就派破羌將軍辛武賢率領一萬五千名軍馬,準備出敦煌討伐烏就屠。

「狂王」泥靡本來就被烏孫國人唾棄,烏就屠幹掉「狂王」,本身又是前王翁歸靡的兒子,在烏孫國來說是名正言順,所以烏孫國人對漢朝妄加干涉大表不滿,雖然懼怕漢朝兵威,但即使漢朝以武力征服烏孫,畢竟鞭長莫及,要是烏孫從此叛服無常,漢朝勢必不能一年到頭派兵,西域恐從此非漢所有了。

就在此時,冰雪聰明的馮夫人在西域都護鄭吉的授意下,自行前往和正準備與漢軍決一死戰的烏就屠碰面。他兩人本來熟識,馮夫人便說:「昆彌今天乘勢而起,當然可喜可賀,可是喜中帶憂,我恐怕恭喜你完,就要接著憑弔你了。」烏就屠被她嚇了一跳,趕忙問發生什麼事?馮夫人就問他:「你覺得你打得過漢軍嗎?」烏就屠老實回答:「恐怕打不贏。」馮夫人便趁機要他歸命漢朝,答應大昆彌他不能做,但可以力保他有個小昆彌做!烏就屠本來覺得自己當不了兩天昆彌就要完蛋,現在突然不必送死,還有小昆彌可做,當下俯首稱臣,聽由漢朝指揮了。

馮夫人輕輕鬆鬆的幾句話,不僅讓中國與西域數萬生靈免於塗炭,還將原來強大的烏孫(烏孫國約有十萬多戶,數十萬人,堪稱西域最大的國家之一)一分為二,大昆彌直接被漢朝掌控,小昆彌也被大昆彌監視,從此西域各國都聽從漢朝的指揮調度,後來陳湯、甘延壽等人攻殺郅支單于,就幾乎都是調用西域諸國的兵馬,漢朝根本沒費多大力氣,就將強敵匈奴制服了(匈奴另一大勢力呼韓邪單于,在此之前便被郅支逼得手忙腳亂,情願舉國內附,向漢朝稱臣)。

這樣說起來,楚公主解憂犧牲自己的身體,連續嫁給三個烏孫國王,繫靡西域數十年(解憂回國時已經將近七十歲),為漢朝在西域勢力的穩定打下了基礎。馮夫人則是先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交通各國,使得西域各國都畏懼漢朝的聲威,更在關鍵時刻運用三吋不爛之舌,隨便幾句話,就讓西域數十國從此形同漢朝的臣屬,成為滅亡匈奴威脅的強大助力。

可這兩位漢朝女人的功績,依然比不上顓渠閼氏一個人的貪念,若是沒有她,漢朝所面對的將依然是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匈奴。漢朝在宣帝末期,已經出現外戚與宦官把持朝政的現象,十多年後的成帝時期,漢朝就已經徹底腐爛、國勢岌岌可危。要是在這個關頭,北方依舊有強大的匈奴存在,那麼王莽篡位後,中國或許就不是由宗室劉秀取得天下,而是由匈奴入主中原,讓南北朝時代提前到來了!

再看得更遠一些,如果沒有這些內亂,匈奴日後自然也不會分成南北匈奴兩部,就不會有東漢竇憲遠征北匈奴,北匈奴遠屣歐洲,帶動整個日耳曼民族大遷移,形成今日的歐洲各國了。

三個女人居然就改變了當時成千上百萬人的命運,以及後世的整個世界史,蝴蝶效應還真的是誠不我欺哪!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霍光是西漢中期最著名的大臣,也是名將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他自漢武帝手中接過「周公負成王」圖,成為首席顧命大臣後,在昭帝、海昏侯以及宣帝初期,成為漢朝最重要的權力核心人物,收拾武帝五十年窮兵黷武造成的困境,開創了「昭宣之治」的局面,時人均將他比擬為周公,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大忠臣。

可是,霍光表面上雖然忠心耿耿,行事也頗識大體,但很多行事,卻也顯露出他私心甚重的斧鑿痕跡:例如,他任由上官安(上官桀之子,同為武帝囑咐的顧命大臣)將女兒嫁給昭帝(當時此女才不到十歲,皇帝自己不過十來歲),鞏固上官家、霍家與皇帝間的關係(上官安是霍光女婿)。昭帝死後不立他的兄弟為帝,卻找了關係較疏遠的海昏侯劉賀(當時叫昌邑王,也才十多歲),後來廢掉之後,又找來自小處於貧困之間的公孫病己當皇帝(武帝廢太子之孫,故稱公孫,實際上叫劉病己),充分顯露出霍光想要大權一把抓,不願讓年長皇帝要回自己權力的隱衷。

與此同時,霍光的子孫、門人、親族,不是高官厚祿,就是位居要津,皇城內外的軍權,也完全把持在霍光手上,就連皇城內名義上最高權力者上官皇太后,更是霍光的外孫女!幾乎可說,當時中國實際上的皇帝,根本就是霍光自己。

宣帝即位後,本來霍光的老婆霍顯(繼室),就有意將女兒霍成君嫁給皇帝,以便更加深與皇族的聯繫,誰知宣帝卻故意下詔「訪求故」,表明自己要患難妻子許氏當皇后的決心。火大的霍顯索性派人下毒幹掉了許后,才讓霍成君順利成為皇后。

史書記載霍光對這件事情本來不知情,等到許后暴崩,宣帝下令追查死因、訊問御醫與看護人員時,霍顯怕事情鬧大,才告知霍光,要他出面擺平。霍光也怕事情爆發,不僅老婆肯定人頭落地,霍氏一族的榮華富貴也就此終結,只好裝作沒這回事,幫御醫們開脫,只將宣帝一人蒙在鼓裡。

後世論者,多以為這是霍光一生唯一的大錯,也是霍光死後宣帝屠滅霍氏三族的導火線。可在我看來,毒害許后雖然是導火線沒錯,但霍光在世之日,能夠隨手草率廢立皇帝,又縱容子弟親族搶佔高官厚爵,則霍光就算沒有不忠於劉氏的意圖,他的驕恣之氣早已顯露無遺!要不是他趾高氣昂、神態囂張,宣帝即位時又怎會覺得如芒刺在背,忐忑不安呢?(芒刺在背的成語就出於此)

何況,如果不是霍光平日溺愛,甚至早已包容霍顯許多不法行為,謀殺皇后是何等大事?一個婢妾出身的霍顯,又怎敢說動手便動手呢?她早知就算天塌下來,霍光也絕對會幫她扛住,結果不出所料,霍光不僅真的幫她扛了下來,事後也沒有摒棄霍顯,甚至逼她自殺(古人常用這招),而是繼續尊寵如故,要說霍光不該為毒后逆謀負責,又有誰會相信呢?

霍光的一切過失,不過影響到權力高層,黎民百姓卻因此得以休養生息、經濟蒸蒸日上,才換來千餘年的美名。今日的阿扁包庇妻子,圖利親族、門人之餘,台灣的經濟卻欲振乏力,比被他批判推翻的國民黨時期還要不如,要想獲得美名流傳後世,恐怕是很難的了。

功如霍光,身後不免三族盡夷、血脈無存,現代社會,雖然不致發生這等慘劇,但為阿扁計,還是儘早規劃兒女子孫出國移民,否則將來下場,可就難說得很了。

本文轉載自:妖精打架胡言亂語http://tw.myblog.yahoo.com/h1969411/

 

cc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